还记得小的时候学过一篇有意思的课文名为《小马过河》。当小马要过河的时候,松鼠告诉它河水很深,而老牛却告诉它水刚刚没过小腿。小马不知道究竟河水是深还是浅,最终在妈妈的鼓励下它下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早年读这个故事没有任何的感觉,当在留学行业做久了,反而觉得这个故事越发有意思。经常看到很多人在问“XX留学机构靠谱吗?” “XX留学机构专业吗?” “我们对比了N个机构,究竟该选择哪一个?”
听到了XX的推荐,尤其是看到了某些留学机构雇佣的大批刷好评的水军的评论之后,是否就认为这个机构一定靠谱了?或是听到了一些关于某个机构的负面新闻之后,是否就认为这个机构一定有问题了? 在如今这样一个“眼见未必为实”的年代,你还在道听途说的路上大步前行,难道不觉得已经落伍了吗?
如同那只小马,河水究竟有多深,它问不同的人得到是不同的答案;它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了解之后,收到的是完全相悖的答案。究竟该信哪一个?不自己下河趟水,又如何能知道水究竟有多深?
有人可能会说,留学机构的选择是大事,马虎不得,可能也没有试错的机会。确实,选择机构务必要谨慎,确实可能因为一时疏忽而影响了孩子的升学。那么,当我们可能很难像小马一样去趟水的时候,我们务必要先清楚留学行业是否有“水”,“水”可能会存在哪里。
当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在留学机构自身合法且没有倒闭跑路风险的前提下,选择机构归根结底就是选择提供服务的老师。应该说,任何机构给客户展示的都是光鲜的案例,都是成功经验,都是黑马逆袭,但是哪个机构敢说自己没有失败案例,哪个机构没有因为服务问题而导致客户退费的呢?(雇佣水军刷好评,删差评,通过各种公关手段“变黑为白”的此处就不提了。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呢?)
为何同一个留学机构,也有人说好而有人说不好,有人极力推荐而又有人“恨之入骨”呢?说到底还是因为提供服务的老师。即便是在同一个机构里的老师,每个人的经验和责任心也可能相差甚远。有人盲目的相信所谓海归“精英”,或业内“大咖”,认为各种Title加身的人就一定牛逼且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可是往往被现实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有人认为选择了交钱多的项目,就一定会遇到好的老师,申请结果就一定能有保证,可是经常失望大于期望...
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老师,能关注你申请的老师,远比那些所谓背景或Title有用多了。尽管这也不意味着结果一定能如何,但至少代表了专业的态度和责任心,代表了可能会真正用心助力你的申请。留学行业中,在国外混个名校水专业研究生背景然后摇身一变就被包装成了“名师”的大有人在,而这些所谓“名师”一般还要价不菲。外人不知道,作为业内人士谁不知道在国外读个水水的研究生项目是多么容易。在国外读了1年多或做了一些跟留学丝毫不相关的工作回来,就能熟知国外教育体系?遍访国外高校了?还能了解申请要求?滑稽的是,这些竟然都有人愿意相信!
说句实话,我一个近40岁的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而且一直没有脱离教育相关的工作,我连北京有多少所大学都不知道,北京的大学我都没走全,就算是去过的,我也不知道大学里面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要求。在国外读一两年研究生就能熟知国外教育体系,深谙名校申请标准了?
既然老师十分重要,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呢?了解给你服务老师的专业度,服务经验,责任心与稳定性(留学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到惊人,你千挑万选找到的老师可能在你申请的时候早已经在其它机构工作了,跟你的申请又有什么关系呢?)此外,要想知道老师是否有经验,网上搜索一下。难道你会相信一个做了多年,有经验且有口碑的老师在网上连点痕迹都没有?
永远需要明白,申请人自己才是申请结果的最终决定者,无论指导老师是谁。有些人千挑万选找到了老师,然后自身放弃了努力,期待着借名师而逆袭。无论是哪个老师,对申请结果的影响能有20%就不错了,其余都是申请人自身的资质与努力。这也就是为何我一直都说我与我的学生是相互成就,并不是我帮他们申请名校成功。
至于留学圈子内那些整天吹的天花乱坠的,今天这个低分逆袭,明天那个名校黑马的,后天靠他们机构一篇文书就打动了名校,大后天凭借几个老师的努力就逆转了申请结果的传说,当笑话听听就好了。这种事就算有(某种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但也是万里有一,十年九不遇的,你咋确定这份“中彩票式的幸运”就能降落在自己身上呢?
正因为很多人愿意听信“奇迹”,认为“选择大于努力”,那么你所听到和见到的机构几乎都会给你这样的信息。只要申请人自身天资不错且愿意努力,找到了有经验、有责任心且稳定性高的老师,无论在哪个机构结果可能都不会差;相反,如果起决定作用的申请人本就不靠谱,再听信宣传选了一个“花瓶”的指导老师,那么结果好的可能性就相当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