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学什么专业

2024-09-02 我爱学习 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文:王智远| ID:Z201440

最近,现象级IP与企业家关系的话题比较热。

大家工作之余,乐不此疲,忙于站队,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也会时不时吐槽一下,发表一些看法;不过,相对这些热门话题,我更喜欢研究传播背后的规律。

平时写作较多,这两年很少有空,完整阅读一本书,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处理各种碎片化信息。所以,我现在阅读也变成挑挑拣拣,采用「精选碎片化」的方式。

具体来说:

我会搜集一些基础学科的书,朋友们也会推荐一些不错的,比如,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经济理财,我都会把电子版下载下来,放在书架上,把它们当作第二大脑素材库,需要时,搜索关键内容。

这些书对其他人,特别是做营销、公关工作的人,会有点帮助,因此,我打算把它分享出来,希望能对你有用。

《文本盗猎者》

作者:[美] 亨利·詹金斯

粉丝不仅仅是媒体内容消费者,还会参与进去,是在文化权力斗争中,勇敢争夺的斗士。

饭圈火了。但你有没有想过,粉丝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为什么粉丝文化这么流行?这本书主要研究粉丝文化,他把粉丝当作一种积极参与者、创作者,来讨论在学术上的地位。

作者说,粉丝会从媒体文本里提取原材料,然后据为己有。他们对这些材料进行自己的解释,把意义内化,重构文本,从而构建自己的文化和社会身份。

大家从大众文化资源中“偷”走零散的片段,来讲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行为俗称「游猎式文本盗猎者」。

《认知操纵》

[美] 安东尼·普拉卡尼斯 / 埃利奥特·阿伦森

现在到处都是宣传,比如广告、演讲、直播和新闻,有好有坏,都有目的,但宣传者,总让我们觉得他们说的都对,特别懂我们的心理。

大部分人是“认知吝啬鬼”,喜欢走“外围路径”来获取信息;我们都是“合理化动物”,需要减少心理上的不舒服,保护自己的观点;大家还容易受从众效应影响,在很多事情上都想跟大家保持一致。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普拉卡尼斯用政治、商业等领域的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宣传策略为啥有效,他们分享很多关于宣传研究的心理学成果,揭露宣传是在操纵认知。最后,提出了怎么有效抵抗认知操纵的方法。

《弱传播》

作者:邹振东

这本书讲,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日常生活的真实世界、新闻媒体舆论世界。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年热点新闻,越来越让人不能理解了。比如:

你可能在微博上帮一个不认识的人声援,结果后来警察一查,发现人家因为卖假货被追债造谣的。或者,你为那些被羊毛党“薅”垮的水果店抱不平,后来才知道,店主假装农民,编造悲惨故事骗消费者。

这两个世界混杂在一起,让我们搞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也分不清楚谁真需要帮助。

邹教授在这本书中说,舆论世界里的“弱者”有优势,大家都倾向于帮弱者。现实生活中的强势群体,有时,在舆论世界里就成了弱势群体。所以,了解《弱传播》理论,能帮我们看透舆论背后是真相还是手段。

《追求象征的力量》

作者:刘亚猛

这本书,深入探讨西方修辞学的各种面向。

比如,为什么修辞学作为学科逐渐萎缩,而修辞实践却越来越丰富?又比如,修辞学从古希腊时代超级学科,演变成现在只专注于辞格,背后什么原因?

我们通常认为,说服是双方的沟通,实际上是一方主导另一方。然而,说服并不总是成功的,结果充满不确定性。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受众究竟是弱势还是强势?如果受众在某种程度上是强势的,那「对话」究竟在赋权给谁?

书中还讲到中国人的修辞思维。我们经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些话不仅体现了修辞风格,还暗示说话者和听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但是,这些看似不可动摇的原则,在外国人看来完全不同。他们认为事实本身应该是有力的,而根据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书里还提到,使用逻辑来说服人不总是正确的。有时,所谓的“逻辑”会变成一种压迫手段,而地位带来的威望和权力也可以成为说服他人的工具。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作者:翟学伟

这本书,主要想让我们用自己的视角来看问题,而不是老套用西方的理论,或者用中西对比的方式来分析中国人的行为。

有时候一些小事,也能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运作方式。书里用好几个例子,来分析中国人背后的行动逻辑。比如:

人情是在人际关系网中保持大家面子,以此来维持关系的平衡,像请客送礼是具体表现;人情和制度不矛盾,实际上是表面和实际上的区别。

书中还提到一个“本土社会行动理论”,说中国人的行为要放在具体情境中考虑,同时考虑到关系血缘、利益分配、道德规范和权威地位这四个因素。

这四个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中国人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其中,血缘关系体现中国人的合群性,家庭权威、道德规范限制人们的行为,利益分配往往会破坏原有平衡,使人们在权威和道德规范下保持一定的团结,但也会导致一些表里不一、勾心斗角行为。

《表达的力量》

作者:曾繁旭

你有没有通过媒体对公共议题,发表过看法,或者对某个政策表达过支持或反对?

现在,通过各种媒体表达自己观点、参与政治活动似乎已经成了习以为常的事,大多数人希望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甚至影响政府的决策。

但这种能自由表达的环境,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以前的人为了这个努力了很多。

你知道媒体是怎么成为公民社会和国家之间对话的平台的吗?你有没有想过中国公益组织和普通民众是怎么通过媒体,把公共议题变成大家都关注的公共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的呢?

这本书是关于这个话题的。

它用论文方式,向读者讲解中国公益组织和媒体之间是怎么互动的,怎么通过媒体上的民意表达和公共舆论来影响政策。书里还评估了这种模式的潜力和前景,同时,也提到中国公益组织和媒体这对“舞伴”面临的一些限制和挑战。

《舆论的结晶》

作者:[美] 爱德华·L·伯内斯

作者公关之父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L.Bernays),在书里讲了公共关系成功的秘密。

他说,人是群居动物,为融入群体,经常要做出一些牺牲。一旦形成群体就会有归属感,本能地想得到群体的支持,排除不同的意见。

公共关系是要懂这种群体心理,按照心理来做公关活动。所以,做好公关不是光会说话,而是要做出大家都能理解、支持的活动,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好感。

就像卡通漫画用图画代替复杂的思考一样,公关要善于找出大家的潜在想法,把那些都认同、愿意回应的东西放在客户身上。这样能把组织和大众连起来,因为公关角色很重要,所以,它的道德标准也很重要。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

作者:[美]劳伦斯·萨斯坎德 / [美]帕特里克·菲尔德

这本书主要讲,当出现意外或事故,人们为啥会愤怒?为啥我们得重视愤怒的公众?特别当企业或政府出现危机的时,他们怎么应对这些愤怒的人群呢?

书里用了一堆案例,都是用传统公关的方式和策略处理问题的,看了会让人想到中国的企业和政府有时候也做得不怎么样。

这本书,原本为了解决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挑战写的,中国发展比较快,也会面临此类问题。中国人正经历着快速变化和思想激荡。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

所以,书里总结的经验和原则,对我们来说很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

《极端的人群》

作者:[美] 凯斯·R·桑坦斯

这本书讨论群体力量怎么形成的。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从小就被教育群体力量大,但真的想过这股力量是怎么来的么?真的是简单的1+1=2吗?

作者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说起,讲到民族运动,解释我们看到的群体力量,是「群体极化」的结果。群体通常是一些有着相同观点、理念的人组成,人们在群体里交流,强化自己已经认同的观点。

这个群体像「回音室」。即使有些「温和派」的人有不同意见,也可能因为群体压力隐藏自己的看法,或者直接离开,最后留下的群体会变得更极端。

但群体极化不全是坏事。社会发展历史里,很多有进步意义的社会运动,比如女权运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石墙暴动,都由群体极化推动。

《说服与认同》

作者:胡百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对话」概念的解释。

作者把「对话」放在历史背景下,从人类为追求「现代性」而导致工具理性泛滥、价值理性被忽略,谈到现代性最后变成反面——后现代性,给社会带来危机。然后,又说到人们怎么在哲学层面上思考,试图解决这些危机。

作者说,这种思考就需要对话。

真正的对话是在两个独立平等的人之间的,不是一个人教训另一个人;真正对话没有特定目的,对话本身是目的,就像永远接近,但永远到不了坐标轴的双曲线一样。

作者用哈贝马斯、阿伦特、吉登斯、巴赫金等人的观点串起来,给我们展示现代对话哲学的发展。书里还说,看看日常生活的现象就能明白,哲学考量虽然不能直接指导生活,确实反映我们现在社会的生活气质。

读完这本书,我还特别被作者对年轻人的忠告感动,大概的意思是「年轻人,多读书吧这是增长智慧最省成本的方式」;不用全记住,坚持读下去,总会有所领悟。

这话,读着一点也不觉得是在好为人师,可能因为作者自己就很懂对话的本质。

《文化与社会媒介》

作者:施蒂格·夏瓦 / 刘君 / 李鑫 / 漆俊邑

这本书讲:媒介不单单是传播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已经不能把媒介当成和文化、社会无关的东西。

媒介技术让沟通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每天关注和转发信息成了日常,媒介也取代了部分社会活动。

作者在书中区分了「媒介化」和「中介化」,分析了媒介化在政治、宗教、游戏、这些领域的表现。还讲了媒介对当代文化、社会机构变化的影响,比如政治宣传怎么适应大众传媒的需要,乐高积木怎么通过媒介逻辑构建乐高世界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们理解媒介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和影响的新视角。

《未来是湿的》

作者:[美] 克莱·舍基 / 胡泳 / 沈满琳 /

这本书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该怎么保护信息发布者,尤其那些即将成为社会焦点的「名人」。

书名「未来是湿的」暗示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人脑中的技能和想法,也就是所谓的「湿件」,会成为主导。作者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各种现象,并探讨背后的时代命题。

比如:当出版不再稀缺,媒体不再是唯一信息发布渠道,新闻记者不再是因为信息渠道,有限而存在时,互联网的舆论场会变成什么样?

比如,当一个组织不完全依赖金钱或利益维系,分享和协作的障碍被消除,人们能够「用爱发电」时,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变革会不会很快到来?

这本书从组织、媒体、社会关系等角度出发,结合当时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分析、讨论了互联网时代现状。在总结互联网时代大趋势后,最后问我们:“变革的机会时刻都在,你能不能抓住它呢?”

《真相》

作者: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

这本书讲,怎么在信息泛滥时代里找到真实的新闻。

现在新闻、信息太多,真假都有,自媒体吵吵嚷嚷,来源五花八门。这种情况下,「真实的新闻」是不是已经不存在?我们怎么知道听到的消息是真的?该信哪些信息?怎么找到真实可靠的信息?

作者教普通人怎么判断新闻可信度,怎么识别不同类型新闻的特点和陷阱。书里用了一种六步质疑法,来帮助我们分辨谣言,找到事实的真相。

作者强调关键词是「新闻素养」。分析四种不同类型的新闻之后,给出的结论是,信息超载时代,每个人都要提高大家「新闻素养」。

《模仿率》

作者:[法]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你有没有想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某种关联和相似性?从鸭宝宝跟着妈妈走,到微信上的点赞转发,各种领域似乎都有一种“模仿”的元素在里面。

这本书讲的是,现代科技是否加速了模仿行为?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怎样才能减少人们在不断模仿之后产生的麻木感?

作者塔尔德从生物学角度出发,思考到社会学,提出模仿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现象,并总结三个模仿律:

第一个是下降律,社会底层人士会模仿上层人士;第二个是几何级数率,意思是模仿一旦开始,如果没人干预,就会迅速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传播;第三个是先外后内律,集体会先模仿外来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再模仿本土的。

塔尔德从反模仿、非模仿、风俗与时尚等多个角度,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和生动的探讨。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找到关于社群怎么形成的、人类行为怎么进化的,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的答案。

————

小技巧:

也不一定要全看,我都把它们下载下来,然后放到Mac的图书APP里,想看哪些内容,直接搜索;要么就是,把PDF甩给AI,它帮我提炼关键理论模型。

声明:闻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7560051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