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如何选专业

2024-08-30 百科达人 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高考是人生分水岭,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起点。高考出分之后,另一个关口就是“志愿填报”。

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但又比较迷茫,面对全国上千所高校、上万个专业,感到无从下手。原因比较多,或许是考生对自己的特长、爱好不甚了解,很难做出明确决定;又或者是考生对各个专业较为陌生,对大学人才培养、就业、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了解。

如何才能选准自己最心仪的专业,为未来赋能?记者采访了多位高校招办主任,向考生和家长传递权威的招生政策和专业报考信息。

【规则】

今年是浙江“新高考”的第7年,新高考改革在给浙江省考生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浙江省现行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包括统一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和高职提前招生等四种基本模式。

统一高考招生是主体选拔模式,具体分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文化统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考生还可根据兴趣特长自主确定参加3门选考科目考试。艺术类、体育类除文化考试以外,考生还须分别参加专业或术科考试。

普通类考生每段最多可填报80个志愿,艺术类第二批、体育类和单独考试招生,每段分别最多可填报30个志愿。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酌情兼报录取时间不冲突的普通类专业平行志愿。

浙江省普通类录取实行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分两段(实考人数的60%、90%)填报志愿和录取。平行志愿对于高校而言,不管考生填在第一个还是填在后面,一旦符合条件被投档后逻辑上均为一志愿,但对于考生来说,所填志愿还是有先后顺序。

具体投档程序上,普通类考生按高考总分确定位次从高到低投档,先从最高分考生检索,当轮到某位次号考生时,按该考生所填报的1、2……80个“高校+专业”志愿依次检索,符合某一个高校专业位次要求即被投档。最后一名被投档考生分数即为该校该专业投档线。

举个例子,甲乙两位考生报考了同一个高校专业志愿,其中甲同学601分第20个志愿填报,乙同学600分第1个志愿填报。那么,谁先来呢?甲同学分数高先投档,乙同学分数低后投档,这就是“分数优先”;甲同学依次检索1、2……19个志愿均无法投档,第20个志愿才符合条件被投档,这就是“遵循志愿”。

【新增】

高校当年新增专业,是志愿填报必须要考虑的一大要素。

浙江工业大学今年新增四个招生专业,在原有健行实验班(人文社科、理工)基础上,新增健行学院实验班(分子化学工程)和健行学院实验班(智能科学)两个学科导向型实验班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拔尖基地班)、应用物理学(基础拔尖基地班);

浙江师范大学今年增设3个新专业,分别新设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杭州师范大学今年新增社会学、应用心理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等5个专业招生;

浙江外国语学院新增三个语言特色专业,其中包含两个隔年招生的专业,即捷克语和波兰语,还有一个教育部新批准设立的意大利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新增1641个专业、撤销925个专业。高校专业求新求变,既有“上新”也有“下架”,引发广泛关注。

近些年,高校专业设置更加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一些“上新”专业具有当下热度高、行业领域优势明显、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等特点。其中,今年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数字”“智能”成为高频词。记者发现,全国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有77所,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59所。

高校跟上社会发展节奏,通过专业调整贴合现实需求,考生和家长也应跟上高校专业调整节奏,为志愿填报和未来人生规划做好功课。浙江万里学院招生办主任徐明伟分析说:“因为新增专业没有往年录取数据可参考,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如果仅仅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就非常容易出现不准确的情况,这也是各校新增专业往往录取分数偏低的原因。因此,适当重视选报新增专业,也可能会取得志愿填报的新突破。”

【冷热】

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往往会苦恼一个事:选择“热门”专业,还是选择自己喜欢专业。需要注意的是,今日“热门”≠毕业“热门”。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招生办主任许伟通介绍说,很多考生追捧计算机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电子类、电气类、金融类、法学类等“热门”专业,对生化环材、土木机械类等专业则不怎么看得上眼,甚至集体厌弃。

许伟通补充说道,事实上,专业的冷热取决于市场的现实需求,而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填志愿时的“热门”专业不一定是毕业时依旧热门,当年的“冷门”专业也不一定在几年后依然门可罗雀。往往很多相对冷门专业,如化工、机械等工科类专业,毕业时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属于就业热门专业。

“专业的冷热是相对的,因时、因地而异,因此考生要关注‘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规划与实施。”许伟通建议,选择专业时要结合考生个性特点,尊重自身兴趣、志向,同时坚持三问:一问专业层次,专业有没有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是不是国家、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没有经过教育部等专业认证;二问学科实力,专业所在学科是否是国家、省一流学科,有没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和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教学资源多不多等;三问就业前景,专业对应产业行业是否是国家、省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重点发展产业。

一位高校招办老师对记者说:“10多年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有那时的法学和会计,多么热。现在你看,热度都下来了。前两年,IT行业相关的专业,热到发烫,这两年热度略有下降,而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开始火起来。风水轮流转,冷热专业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大家还是多注重个人素质素养的提升,要有更长远、更有前瞻性的眼光去选择专业。”

【风险】

新高考综合改革后,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采用“3+3”模式,“3+3”模式是考生除语数外三科,还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仅浙江)等科目中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

每年,都会有学生因为没有看清报考专业的选考要求、体检受限等,而造成专业调剂或退档。

在基本确定志愿填报的院校与专业后,考生应该逐个查找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各高校、各专业对外语语种、身体状况、性别比例、单科成绩等是否有特殊要求,对照自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应该删减。

讲求细节,才能确保成功。比如,除了新增四个招生专业,浙江工业大学今年招生还有一大变化,即部分专业调整选考科目要求,涉及的专业分别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要求物理和化学两门必选,材料类要求为物理一门必选,工商管理类不限选考科目。比如,报考浙江外国语学院时,大家要留意学校对英语类专业例如英语、英语师范、商务英语、翻译专业的英语单科成绩有不低于120分的要求,也要留意学校有6个专业有选考科目方面的要求。

同时,考生要了解报考专业的体检要求,专业体检受限是新高考录取最大的退档风险之一。对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各高校主要参考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补充规定,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对考生在色觉、视力、听力、身高等方面的要求。各高校也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其他身体条件要求。

此外,有些考生或家长很相信社会上中介咨询机构所谓的“大数据填报志愿软件”。其实,这些软件是根据已公开的高考录取情况统计数据进行二次加工或拼凑处理,其准确性存疑,指导思路往往只考虑分数、位次使用最大化,按“位次”盲目选报的结果,容易忽视高校招生条件要求如体检限考专业或单科成绩要求等,存在一定退档风险。

志愿填报是个性化选择,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更多细节,需要考生和家长认真查阅心仪高校的招生简章,确保符合拟填报院校及其专业的选考科目、体检等要求。

最后分享一个小技巧,在选考科目限制的专业选择上,重策略,谋突破,建议优先顺序:要求三门选考科目>要求二门选考科目>要求一门选考科目>要求选考科目二选一>要求选考科目三选一>无选考科目要求。并且,在六门选考科目中,可以分别确定优先顺序,如物理设为最优先级,其次化学,等等。根据这一选考科目确定优先顺序后,考生和家长再对原确定的填报志愿草案进行排序和删减,甚至还可在原排序表中,再向上选择几个冲刺型的志愿。

【红利】

如果考生目前的职业规划不是很明确,或是考虑到进入高校学习后会有动态调整,就得提前了解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及要求。

高校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可以消除考生报考时的诸多顾虑和担忧,了解招生培养政策,用好政策“红利”。

各高校转专业等政策宽严不一,因此,在志愿填报时,如果优先选择学校而又想兼顾专业,必须预先了解各院校的转专业等政策。选择心仪高校的冷门、低分专业填报,后续通过自身努力和转专业政策最终进入感兴趣的专业就读,也是一种“曲线式”的志愿填报策略。

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本科生在校期间有六次转专业机会,前六个学期末,各专业将公布可转入计划数,学生自主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申请人数高于可转入人数时,按照面试、专业测试、专业成绩排名等综合录取;转专业有两周试读期,试读期内可自主选择回原专业学习。

所以,考生“冲一冲”和“稳一稳”的学校专业中,如所属高校仍有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建议把该校的以往录取分相对较低(考生选考科目符合)的专业也一并填入,最后“保一保”的专业中。

另外,中外合作院校和专业,也是历年年低分考生上好大学的突破口。因为受疫情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影响,近两年中外合作高校或中外合作项目普遍降温,今年虽然可能会有所回升,但也不容乐观。例如,浙江万里学院今年新获批了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两个新专业招生,考生可以重点关注此类院校和专业,这应是一个捡漏的机会。当然,如果选择某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一定要咨询该校中外合作专业转专业的详细政策。

“本科读四年,读到博士毕业要九到十年,大学会提供很多发展的机会,高考也不是一考定终身,读硕、读博还有很多选择空间,建议考生不要只浮于表面去看专业,要从‘心’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浙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梁琳表示,高校的专业本身并没有“最好”和“最差”专业之分,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撤销】

每年三四月份,教育部都会公布新增专业和被撤销专业名单。

今年4月,#90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登上热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很多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学生调侃,自己还没毕业,学的专业就要消失了

一位大学招办老师说,像这种上百个学校都纷纷撤销的专业,对今年高三考生选择专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新增和撤销专业,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如果不是特别喜欢,考生还是慎重选择这些大规模被裁撤的专业。”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

这样的调整步伐之大,也寄托了公众更大的期盼:让学生们距离“兴趣与就业的结合点”再近一些。

《改革方案》还明确,加强学科专业存量调整,完善退出机制。对高校连续五年未招生的专业予以撤销处理。

从现实看,我国高校前期设置专业也存在着一哄而上盲目追逐“热门”的现象,这导致不少新设专业不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没有办出特色与高质量。

那么,哪些专业撤销比较多?记者对2015年至2021年撤销本科专业名单统计梳理后发现,在2015到2021年这7年时间里,共有90所大学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4所大学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76所大学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此前在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我国不少本科院校为快速扩大规模,选择新增的专业中,办学成本低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远大于理工科专业,这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从重视规模发展,到重视质量提升,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也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方案》还特别提出“加强新医科建设”,明确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实“大健康”理念,聚焦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等,全方位改造升级现有医学专业。

(来源: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声明:闻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7560051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