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艺术有哪些

2024-08-23 百科达人 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今天(6月23日)上午,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上海市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情况,及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有关安排;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枫介绍了《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的有关情况。市规划资源局局长徐毅松、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金雷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来看文字实录↓

上海如何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发布内容请戳↓

上海如何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场发布会为您详解→
——热点问答——
本届空间艺术季的举办,也是一次社区生活圈的打造行动
Q
解放日报:今年我们的城市空间艺术季主题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往届有些不同,往届主要以城市更新为主,包括我们选址从黄浦滨江挪到市内上生新所,背后的考量是什么,包括今年活动亮点是什么?
A

王为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每一位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感觉这也和“一江一河”一样,同样是对人民城市建设理念的深刻演绎和落实。上海自2035总体规划首次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来,就持续推动相关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较好成效,是本市自觉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贯彻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的重要举措。因此,选择“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作为本届空间艺术季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上海特色,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在新的发展时期,上海不断探索工作方式方法,着力通过三个转型,更好地回应上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和新需求: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型,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推进规划建设标准升级;二是多元协作的社区治理转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三是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新技术赋能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希望通过本届空间艺术季,阐释“社区生活圈”的理念、内涵和方法,推介上海“社区生活圈”的建设经验与成效,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人民城市建设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

本届空间艺术季将聚焦社区空间实践,把我们身边的社区直接作为展场,把市民从“参观者”转变为“体验者”。市民将拥有“沉浸式”的实景体验,不仅可以感受高品质的社区服务和环境空间,还将成为社区营造的主力军,为社区规划建设出谋划策。空间艺术季将以新华街道、曹杨街道等21个社区为样本,开展居住区更新、为老养老设施建设、儿童友好空间打造、就业学习空间优化、文化设施提升和绿化步行环境美化等一系列实地项目,市民通过设计工作坊、艺术创作营、居民讲堂等互动平台,共商社区需求、共绘规划蓝图、共评治理成效,切实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所以本届空间艺术季的举办,也是一次社区生活圈的打造行动。希望广大市民多提宝贵意见,积极参与到身边的生活圈行动中来,携手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

上海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明确的生活圈行动方法
Q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上海在2035总体规划中提出要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我想问一下现在的成效如何,具体有哪些措施举措?
A

徐毅松:围绕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目标,市规划资源局从2016年起至今,持续发挥规划统筹作用,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积极开展实践,完善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工作,保障社区规划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2016年8月我局发布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统一了基本标准导向和行动指引;在《导则》的指导下,我局会同各区政府持续开展了渐进式的社区更新行动,2016年至2019年,针对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短板和市民关注焦点,系统开展了“共享社区、创新园区、魅力风貌、休闲网络”四大更新行动计划。从2019年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5个试点,以街道(镇)整体更新提升为目标,充分发挥规划对社区空间的整体统筹作用。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明确的生活圈行动方法,体现出三方面特点:

一是注重规划统筹,充分体现社区整体发展、全面提升的工作要点。包括规划范围上强调“整区域”,以街镇为单位,作为生活圈行动的实施范围,系统开展规划、建设和治理工作;发展目标上关注“全要素”,针对居住、就业、出行、服务、休闲以及城市家具等各类专项工作制定全要素规划方案,形成各方共同推进行动的“社区规划蓝图”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路径上凸显“多手段”,在城市更新、土地出让等各类建设项目中挖掘空间资源,通过政府投入、社区基金会支撑、企业代建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二是建立统一标准,以五个“宜”统筹整合各系统条线,作为“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标准。其中“宜居”重点关注可负担、可持续的社区住房供应体系,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全龄关怀的配套设施和智慧服务以及社区空间韧性安全等;“宜业”提倡社区拥有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创新创业成本可负担,就业服务无距等;“宜游”强调社区休闲空间丰富多样、无处不在,休闲空间体验多元,社区空间慢行友好,出行低碳便捷,社区风貌彰显等;“宜学”提供丰富充足的学习体系,包括托育无忧,终身学习等;“宜养”保障全生命周期的康养生活,包括老有所养,全时健康服务等。

三是构建行动机制,整合相关部门、基层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合力推进实施。市级部门做好总体指导和政策保障,市规划资源局牵头开展顶层设计,研究明确导向标准和行动机制;市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区政府总体牵头搭建社区共治平台,构建政府与社会“上下互动”的协商机制和多部门间“左右贯通”的联动机制;街镇是行动的组织推进主体,经充分赋能赋权,负责组织编制生活圈行动规划、制定行动计划、协调项目实施等相关工作;社区居民是行动的关键主体,全过程深度参与;社会组织与社区规划师是行动的重要力量,承担更多专业社区服务供给和技术把关。

“社区生活圈”以人的活动和需求为核心
Q
人民网:现在说的社区生活圈和过去经常提的居住区、居住小区有什么不同?在规划上有什么新特点?
A

李枫:传统“居住区”“居住小区”以人口规模(也就是千人指标)来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带有一定计划分配特征,强调居住的单一功能,对不同社区中不同年龄人口的不同需求响应不够。“社区生活圈”是以人的活动和需求为核心,通过居住、就业、养老、医疗卫生等不同功能的有机组合,在生活圈这一空间范围内得到生产生活休闲等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社区生活圈既是体现物质空间的设施圈、环境圈,也是体现感知空间的邻里圈、社交圈,是规划设计思路从计划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在以前标准基础上,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了创新:

一是主动适应未来的城市生活方式。从居住区到社区生活圈,体现了社区的复合功能。工业化时代,城市被当做一个机器,工业区、居住区各个“零件”分开摆放。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城市生产、生活、生态需要在空间上统筹。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将工作、居住、生活、休闲等功能在社区层面相互融合,相当于用“针灸”疗法,激活城市细胞,增加了城市的活力,适应未来城市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相对传统标准,社区生活圈补充了就业引导、住房改善、公共安全等基础保障型服务要素,重点配置社区服务、日常出行和生态休闲等品质提升型服务要素,还提出了特色引导型服务要素的配置要求。构建社区生活圈,以15分钟为时空尺度,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能就近就地得到满足,在步行便利的范围内可获取,相当于打造一个个“微城市”。通过空间结构的优化,从源头上减少职住不平衡、钟摆式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

三是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生活圈。指南既有城市社区生活圈,也包括乡村社区生活圈,针对乡村社区特点探索构建“乡集镇-村/组”两个社区生活圈层级。要注重社区的多样性、地方特色和社区的成长性,要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居民需求,立足地方实际,评估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化确定各类生活圈服务要素的内容和指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社区生活圈,分析发展阶段、人口特征、用地条件、环境因素对服务要素内容的影响程度,明确内容和指标的差异化导向。

更加凸显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公共性”和社区生活的“烟火气”
Q
界面•财联社:前几年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杨浦滨江永久设立的公共艺术作品,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欢迎,今年艺术季策划了哪些公共艺术作品,怎么体现公共性,市民游客能否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
A

金雷:每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公共艺术作品都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公共艺术兼具“公共性”与“艺术性”,不仅通过艺术创意表达城市内涵,还直接体现了市民参与城市治理。上一届空间艺术季,一批公共艺术作品永久落户杨浦滨江,这批作品由知名艺术家创作,由来自规划、建筑、艺术、社会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参与评选,让杨浦滨江逐渐从以车间仓库等工业遗存为主的工业锈带,转型成为以公园绿地为主、公共艺术作品错落有致的生活秀带,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在滨江回忆城市的历史,更可以感受城市的发展。

今年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15分钟生活圈”,虽然不会出现类似杨浦滨江那样大体量的公共艺术作品,但是会更加关注社区更新过程中的艺术元素,更加强调市民游客参与创作过程,更加凸显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公共性”和社区生活的“烟火气”。我们将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艺术家,设计契合市民日常生活氛围的公共艺术作品,同时也会通过“创作营”等公众活动,邀请市民从作品的欣赏者,转变为作品的共同参与者,共同构建一批艺术氛围较高的公共空间,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提升市民在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按照六大环节推进行动,强化共治共建共享
Q
文汇报:社区规划师和市民等群体都积极参与到社区规划和品质提升中,那么上海在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时,有哪些工作机制来强化共建共治共享?
A
徐毅松:上海“社区生活圈”的相关试点工作在推进实施上,重点围绕统一的“五宜”目标和标准,按照“共创、共商、共绘、共建、共评、共享”六大环节推进行动,强化共治共建共享。

六大环节具体来说,一是共创治理机制,强调建立社区多元共治的工作机制,将基层政府、社区居民与社会组织作为行动的共同主体,并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分工。二是共商社区需求,众筹明确社区需求清单,重点强化自下而上的社区居民特色化需求反馈,精准查找社区在地化服务缺口,抓住居民的“急难盼”热点问题。三是共绘规划蓝图,街镇组织社区规划师、社区居民、在地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绘制社区规划蓝图,统筹布局五宜要素,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案,并制定形成三年行动计划,由区政府负责认定。四是共建社区家园,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推进项目实施建设,确保项目高品质实施。其中,街镇和实施主体负责推进项目建设,社会组织协助开展公众参与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全过程参与,社区规划师负责设计和实施质量把控,区政府负责项目实施监督和考核。五是共评治理成效,强化居民对建设实效进行评价和反馈,推动各项服务改进和优化。市、区规划管理部门开展生活圈评优工作,激发各方参与生活圈建设的积极性。六是共享治理成果,各方共同维护建设成果、总结工作经验,促进行动良性循环。其中,社区居民建立自治运维小组,积极参与社区运营维护;区政府会同街镇积极宣传优秀经验和示范案例;市规划管理部门定期总结,动态更新标准导向和行动机制的相关要求。

目前,全市15个试点按照“六共”行动环节,已完成180余个项目实施落地,其中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等已经体现整体成效,社区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的品质整体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高涨,社区凝聚力明显增强,并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助力提升社区服务和治理效能。本届空间艺术季选取了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和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作为重点样本社区,同时涵盖全市中心城、新城、乡村地区等多个体验社区,将向大家实景展示上海“社区生活圈”的工作方法和成效。

将艺术作品植入社区空间,将艺术元素带到市民身边
Q
东方网: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15分钟生活圈”,上海在将艺术植入社区生活圈建设方面有什么做法,今年艺术季期间有哪些艺术进社区的活动?
A
金雷: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直非常重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市民游客的美育获得感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多年来,我们通过举办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海双年展等一系列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艺术展览、艺术活动,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大都市建设。除了发挥这类大型艺术活动的引领作用,我们也重视将艺术与城市生活场景相融合,为市民游客创设随手可及、亲近艺术、感受艺术的机会。我们鼓励和倡导各区基于“15分钟生活圈”推出“微旅游”“微度假”“微体验”“慢生活”等服务,让艺术植入社区,让人们能在“家门口的好去处”,就近感受艺术、享受休闲。近年来,本市89家美术馆积极拓展服务空间,将学校、商场、公园、地铁站、社区等打造成美术馆的第二展厅,尤其在“艺术进社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美术馆的集群效应,将艺术展览开到各个社区,将各类形式丰富的艺术活动输送到社区,将艺术作品植入社区空间,形成了一系列“艺术进社区”品牌。比如刘海粟美术馆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就是由美术馆发起的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将艺术植入街、巷、里、弄,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的融合,来提升社区品质,构建富有人文气息的艺术生活圈。又如陆俨少艺术院的“艺享荷品”项目,在一片荷花池边的建筑内,设立艺术展厅,使居民在休闲赏花的同时,接受艺术熏陶。
在本届空间艺术季中,我们将开展更多的“艺术进社区”活动,涵盖五个新城的相关社区,旨在将艺术元素带到市民身边,使市民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享受美育服务,为这座城市培育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打造艺术化的“15分钟生活圈”,邀请社区居民一起参与城市艺术微更新,使艺术的种子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由点及面地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润物无声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在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广泛征求在地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和相关部门、专家等意见
Q
澎湃新闻:这次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对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做了详细指引,下一步我们将如何落实,有什么机制来保障这个指引?
A
李枫:为更好推进《指南》实施,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推进:

一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机制。发挥“多规合一”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的体制优势,实现从自然资源调查到空间规划、土地管理的全链条统一管理,规范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现状评估、规划方案和行动计划制定等工作程序。现状评估阶段,要结合城市体检工作,全面评估社区生活圈实际建设情况与服务要素需求;规划方案阶段,针对各类问题明确社区生活圈的发展目标和关键策略,完善各类服务要素内容,补足规模缺口;实施行动阶段,形成分阶段建设目标和计划,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乡村建设行动等政策要求,推动项目实施。

二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商、共建、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首先是部门协同,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衔接,一同组织规划评估和实施行动;其次是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协同做好规划实施,政府负责组织公众参与、需求调查、规划协商等工作,并可以引进投资主体,委托专业公司参与公益性设施的运营、管理和维护。在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公众参与,需要广泛征求在地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和相关部门、专家等意见,特别是社区居民的意见,积极向公众宣传推广相关成果。

三是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行管理,定期评估。鼓励搭建各类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规划众筹平台,运用智慧技术解决社区热点难点问题。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时监测服务要素的运营情况和需求反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系统进行管理,定期开展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及实施计划。

使城乡社区建设更加体现中国的特点,符合中国实际
Q
中国日报:像世界上一些国家也提出15分钟城市的口号和概念,与我们提出的15分钟生活圈有什么不一样?
A
李枫:西方一些发达城市,如巴黎、墨尔本等也提出社区生活圈的理念和做法,强调社区在作为功能基本服务单元、基本生活单元、土地利用混合和功能复合单元的作用。可以说,打造健康、安全、绿色、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体现绿色、低碳、韧性、高品质等价值导向,已成为全球城市的广泛共识。

中国的城市社区有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城市和镇的数量相对偏少,城市人口多,特别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人均用地紧缺,中国的邻里文化和西方国家也有所不同。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政府组织宣传发动的能力强,广大市民改善社区环境的意愿强。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城市在社区生活圈建设方面行动较早,开展了一些积极探索,成都、广州、杭州、西安等大中城市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2021年上海空间艺术季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就是希望利用空间艺术季这个平台,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城市管理者相互交流和学习。我们希望通过《指南》的发布和艺术季的互动,总结推广上海等地社区生活圈实践经验,在分享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使我们城乡社区建设更加体现中国的特点,符合中国实际,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城乡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

编辑:李季

声明:闻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7560051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