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刊发署为张晰的文章称,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有时也被称为表意文字。虽然汉字中有9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但汉字中的声符本身并不是专门的表音符号,声符与字音之间的对应,会随着语言的发展又再变化。不懂汉字的人,仅从字形结构上无从推导出其读音。然而同样的汉语名字,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有时使用不同的罗马字母拼写。而如果你的拼音名字中有罗马字母q或x的话,让老外正确地读出你的名字往往是件头疼的事。
资料图:7月29日,东盟国家学生和自己的书法作品合影留念。 中新社发 瞿宏伦 摄
文章摘编如下:
汉字有别于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表音文字,后者在表达内容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其符号的读音,与口语达成一定程度的吻合。使用汉字的华人为了使不懂汉字的人能较为准确的读出自己的名字,就必须使用罗马字母(也称拉丁字母)来拼写自己的汉语名字。
然而同样的汉语名字,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有时使用不同的罗马字母拼写。拿姓氏“张”来说,内地拼写为Zhang,香港拼写为Cheung,台湾拼写为Chang。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罗马字拼写体系。内地使用的拼写系统是“汉语拼音”,香港使用的是粤语拼音方法,而台湾使用的是威氏拼音法和罗马字拼音法。
威氏拼音法(英国人创建)使用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是20世纪中文的主要音译系统。英文中许多有关中国元素或概念的词汇均来自威氏拼音,如功夫Kungfu、太极Taichi、道教Taoism、易经I-Ching等,至今仍在使用。
以威氏拼音法注音的汉语人名也流传甚广,如孙逸仙Sun Yat-sen、宋庆龄Soong Ching-ling等。威氏拼音法的特点之一是利用送气符号(')来表示送气的声母,例如ch'ang用来表示“常”的读音,chang用来表示“张”的读音。
威氏拼音法照顾到了英语使用者的发音习惯,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点。一旦熟悉了威氏拼音法,说英语的人能够比较容易地读出罗马字母组合起来的发音,近似汉字原先的读音。
按照威氏拼音法的规则,约有38%的汉语音节需要使用附加符号,而过多的附加符号,使威氏拼音书写起来极为累赘,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负担。许多附加符号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被人省略,这又反过来造成了大量的音节混乱。
中国学者探索汉字拼音化的步伐也始终没有停止过。上世纪20年代,中国曾有一股制定汉语拼音体系的热潮。林语堂、赵元任、黎锦熙等学者,都是积极的设计者和实践者。
汉字拉丁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应该是“国语罗马字”(又叫“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其特点之一是使用罗马字母本身,而不是特殊的附加符号表示汉语的声调。也就是说,同一个字音要用不同的罗马字母表示其不同的声调。例如用jiou-jyou-jeou-jiow,表示汉语中jiu音的四声。
“汉语拼音”是中国学者在前人汉字注音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汉语拼音在罗马字母的选择和顺序,语音标准的确定,音节的拼写和分界,标调方法等方面,都可以说是既充分考虑到汉语的特点,书写的便利,同时又是尽量与国际音标接轨,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
从汉语拼音的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国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取代了以前的各种罗马字母拼写法,同时也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接受。除了历史上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名称之外,地名人名的罗马拼写都开始使用汉语拼音。
根据规则,书写汉语人名时声调符号可以省略,采用“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的格式。名字是双音节的,音节之间不用连字符。
严格地说,姓在前名在后的人名拼音格式,应仅仅用于以拼音书写的文件中,而不是英语行文中。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海外的普通人来说,最好遵循英语的习惯,使用名先姓后的格式,不然容易发生误解,尤其是当姓和名都是单音节时更是如此。比如Yang Xia不知是杨霞还是夏阳?解决办法之一是把姓的所有字母都大写。
如果你的拼音名字中有罗马字母q或x的话,让老外正确地读出你的名字往往是件头疼的事,因为汉语拼音中的字母q和x,与其在国际音标中的读音毫不相干。
笔者有一位朋友姓李名琦,拼音写作Qi Li。老外叫她的名字有各种发音,最为可笑的是一次她候诊看病,护士叫她的名字,发音听起来就像喊“快来”。
同一个汉字在汉语方言中读音是不同的。香港传统上以说粤语为主。香港人基本上是用粤语的发音来为汉字注音的。例如张拼写为Cheung、刘为Lau、陈为Chan、梁为Leung、周为Chow。这不同于内地的汉语拼音体系,也有别于威氏拼音法或“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形成了独特的粤语拼音模式。
受英语的影响,不少香港人还给自己起了英文名字。有些人的名字已经约定俗成,家喻户晓,广泛传播,不能以其他拼音形式所替代。比如说Jackie Chan,大家可能知道是说成龙。如果用汉语拼音拼写他的名字,有可能不知所指是谁了。
台湾人汉语名字的罗马字拼写,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取所需,各取所爱。
中国人的汉语名字本来明明白白,一清二楚,在内地、香港和台湾拼写出来却不尽相同。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其他语言中都是少见的。同为炎黄子孙,我们基本做到了“书同文”,但却很难做到“文同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