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经历怎么写

2024-12-20 百科达人 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听说“志愿者”这个词已经有二十几年了。

记得当年听说志愿者这个概念时查了一下资料,了解到志愿者大概是怎么来的,是些什么人、做些什么事。了解之后也就是记住了这么个概念,那时候“志愿者”还是比较“前卫”的概念,不时髦,不成为聊天的话题。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是有个林业公安的警察和我一起在连绵群山中考察风景区水源时,他从山溪里捞出几个塑料瓶和其它垃圾,说这样的不可降解垃圾危害很大不能随便丢弃,他说要去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我感到很新鲜,问什么是“环保志愿者”,周围的听者基本上也不知所云。那就是我查阅“自愿者”的缘起。

(供图:@鹤舞星沙)

自己初次接触真正的志愿者,是当年我在芷江县工作,单位的年轻人组织的“青莲芷江”志愿者服务队。当时开展了扶贫、助学、学雷锋等活动,青年们邀我这个老同志参加他们的活动。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助学活动,我们一起给山区学校的孩子们送学具、讲励志故事、互动激励,并在活动后到学生食堂吃钵子饭,体验校园生活,了解学生食堂的管理情况。那是我离开学校二十五年后第一次到学生食堂吃饭,我为山区的孩子们能吃上卫生、营养、可口的钵子饭深感欣慰。我着重了解了食堂卫生管理、食材质量、收费及政府补贴情况。

我所知道的志愿者活动,最令人震撼的是2020年2月初,武汉暴发新冠疫情后,那些“最美的逆行者”援助武汉抗疫。还记得那些逆行的防疫抗疫医疗卫生志愿者逆行前断发誓师、在防护服背上写名字标记“我是谁”、连续工作二十几个小时浸泡在汗水之中、累得在医院走廊上一坐就睡着了等等无畏无惧、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善行义举、百姓情结、忠诚担当。

百闻不如一见。身边的志愿者实实在在地打动我,让我有了做志愿者的冲动和志愿。于是2021年8月,张家界因新冠疫情暴发封城期间,那时我长沙住所所在的小区也开展了十分严格的疫情防控。因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人力不能满足防疫抗疫工作需要,社区开展了自愿者征集活动。当时,我也有报名参与服务的念头,但是单位还在坚持上班,因而也就没有报名。

(供图:@兵中大丫)

后来看到志愿者们双休日不休息,在组织检测核酸;晚上还不休息,还在小区动员居家抗疫的人们积极参加做核酸检测;还有的自愿者24小时轮班护卫小区,在帮助保安检查进入小区人员的健康码、维护秩序等等。我看到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们大多是六十多岁、七十来岁的老人,他们年老力衰,却又以一种老当益壮的精神状态,为抗疫、为社会发挥余热,倾情尽力,这些老年志愿者的精神感动了我。特别是和我家共一个单元的一名老爷爷,一名老奶奶,老迈而白发苍苍,力衰而步履蹒跚的她们做起了志愿者,忙忙碌碌中还多次过问到我们家孩子、老人是不是都做了核酸检测,是不是都能坚持居家抗疫,孩子在家里待着不吵闹吧等等。

看到他们疲惫的身影,得到她们温馨的问候,我十分惭愧,身强力壮的我为什么不在下班以后、休息之时去做志愿者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他人有难的时候,伸手相助,理所当然!

今年,因为工作岗位的调整,我成了单位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阴雨绵绵的3月,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为支持防疫抗疫,我已经组织并参与了4次志愿者活动。所出之力绵薄,所尽之心敦厚。作为一名后知后觉的志愿者,但求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文/@鹤舞星沙)

声明:闻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7560051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