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基金分类:●依据用途可分为三类: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公共福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体现三方责任共担、分散风险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又可以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它是社会福利制度实施的物质基础。●社会救助基金的发放标准不是统一和固定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不同的,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救助标准也不一样,但是救助标准的确定一般是基于国家财力状况、福利水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消费物价水平等。
公共福利基金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自筹、社会捐赠等。根据基金来源不同公共福利基金可以分为国家财政福利基金、企业年金和社会化福利基金。
社会福利基金的筹集来源渠道有三个:第一是国家财政拨款;第二是雇主和雇员缴费;第三是其它经常性收入;筹集的方式有现收现付给付确定制、积累基金缴费确定制、积累基金给付确定制。
社会福利基金是社会福利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因此科学合理地投资运营社会福利基金,是现社会福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福利制度稳定和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在投资运营社会福利基金始终遵循安全性、收益性、多样化、流动性四个原则。
社会福利基金在给付过程中遵循风险覆盖、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以及与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三大原则。社会福利基金的给付方式给付形式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是货币给付;第二种是实物给付;第三种是服务给付。
如何理解社会福利水平从量上看,社会福利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层次是指社会福利的工资比重系数,即受益受益水平;然后是社会福利财政支出的比例,它是政府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所占地位的表达;最高层次是指社会福利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系数。
从质上看,社会福利水平有“适度"和“不适度"之分,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缴费各方的经济承受能力。
在社会福利需求条件方面,社会福利水平具有刚性,易升不易降,所以在确定社会福利水平时不仅需要考虑现阶段的福利需求,也需要有长远眼光,考虑未来的需求。在社会福利供给条件方面,社会福利资金筹资水平是由社会福利供给条件决定的,从本质上说,社会福利供给条件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
当社会福利水平适度和超度带来的影响:社会福利支出超出社会福利水平‘度”的界限,就称为社会福利水平超度。首先,社会福利水平超度的最严重后果是不断加大财政赤字,影响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其次,社会福利水平过高也就意味着社会保险和津贴标准高,抬高了企业产品成本,进而影响了国家对外经济竞争能力,同时也影响了私人企业的再投资。
再次,过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使社会成员过度依赖社会福利,使其滋长了依赖、懒情绪,影响了经济效率;最后,本国资金流向外国,减少在本国的投资,限制本国经济的发展。由于高税收,很多高科技人才及其他人才将选择国外就职,人才流失必然会降低本国在全球化中的竞争能力,给国家带来不容忽视的恶劣影响。